在媒体融合的多元时代,无论传统报刊还是电视、网络上,包括微信、微博、APP客户端等,各类影评文章或长或短、或深或浅,伴随着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,几乎遍地开花。然而,在这样一个众声喧哗的媒介环境里,业界和观众究竟需要怎样的影评?作为一档电影文化评论类的日播节目,《今日影评》于2016年8月8日推出,每期时长8分钟,旨在发布权威电影评论声音,分享电影观点,为好片点赞,为“烂片”号脉。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左衡就是《今日影评》的“常客”,经常被邀请担任影评人,对相关电影进行解读。
然而,“《今日影评》一放,学生就看手机。”山东艺术学院副教授刘强结合教学实践后却陷入困惑,他也在思考:媒体融合时代究竟需要怎样的影评?确定无疑的是,“媒体变迁对影评的影响巨大”,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石川表示,在他的写作经验中,报纸刊载的影评文章要比纯学术的电影论文社会反响大,而微博发表的影评有时影响力更大。他以电影学博士、“网红”影评人图宾根木匠为例,觉得图宾根木匠的影评“文风上看不出学术训练”。图宾根木匠本名虞昕,出版于2010年的《疯狂影评:图宾根木匠影评精选》是一本曾经红透网络的影评文集。石川曾审读过他的博士论文,认为博士论文的语体是有学术规范的,他“惊讶”在于:图宾根木匠是怎么转换语体的?
“最早在网上写影评,也不发表,也没功利心,就是想写,‘骨灰级’电影‘发烧友’的感觉。”图宾根木匠回应说,没有刻意想过怎么转化语体。“我一直在做媒体,但没有做过纸媒。”1905电影网的执行总编辑蔡亮与图宾根木匠颇有同感,他说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时光网,“那时在网络上写影评没有功利心,就是爱好电影。”媒体融合时代的大众可以通过更多渠道接触到影评。对于影评人而言,面对不同媒体要学会和适应语体转换。比如,给微信公众号写影评,语体就要时尚。当然,也可以采取“对抗”的写作方式,“我有我的语体,为什么要改变?”石川说,他也不排斥有的学者采取“对抗”式写作。李道新认为:“作为个体,要寻找自己的语感和表达方式,找到自己的表达方式就好。”至于影评写作是独立的还是介入电影营销,问题很复杂。“好像得到‘独立’两字后就有加持。”石川说,其实中国没有独立媒体,同样也没有独立影评人。在图宾根木匠看来,“批评是要有法律界限的。‘独立’永远是相对的,是内心的一个道德律。最恶劣的影评是,明明是谋利的,偏偏把自己包装成‘独立’的,混淆是非。”左衡认为:“影评有影评的底线,一定要站在公信力和操守上。”
“要尊重观众,对观众和用户分众,遵循有理有据的影评,真正做到对观众有引导作用,让观众对创作有更加深刻的认识。”蔡亮认为,影评除了要坚守一定的底线,还应站在整个中国电影产业的大角度做评论,要看影片对中国电影行业是不是有影响,而不是就其本身谈故事内容,特别是不能一味地跟国外做对比。“从这个角度出发,可能就不是仅看一部影片的事情。”蔡亮说。